湿疹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,与机体内因、外因、社会心理因素等都有关。
急性期表现为红斑、水肿、粟粒大小的丘疹、丘疱疹、水疱,糜烂及渗出;亚急性期表现为红肿和渗出减轻,糜烂面结痂、脱屑;慢性期主要表现为粗糙肥厚、苔藓样变。湿疹容易复发,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不同部位的湿疹症状表现:
耳部湿疹:发生在耳轮、外耳道、耳后皱褶部位的湿疹,表现为红斑、渗液、皲裂及结痂。有时带脂溢性。常两侧对称。
乳房湿疹:多见于哺乳的妇女。乳头、乳晕及其周围呈棕红色皮损,边界清楚,糜烂,结痂,在乳头部皲裂、疼痛。肥胖妇女或垂乳者,常于乳房下皱褶处发生潮红或糜烂渗出。
脐窝湿疹:脐窝处呈现鲜红或暗红色斑,表面湿润,有渗液及结痂,边界清楚,很少波及脐周皮肤。
阴囊湿疹:急性发作时,阴囊皮肤水肿,潮湿或有糜烂,渗出,结痂。多数呈慢性,阴囊皮肤皱纹深阔,浸润肥厚,呈橘皮或核桃壳状,干燥,覆有鳞屑,色素加深,间或有部分色素脱失。自觉瘙痒剧烈。病程较长,常数月、数年不愈。
肛门湿疹:肛周皮肤湿润潮红、糜烂,亦可散在少量丘疹,或肛门黏膜皱褶肥厚、皲裂,奇痒难忍。
手部湿疹:好发于掌面、手背,可侵及腕部和手指。常对称发生。掌面皮损为局限性浅红,黄褐色斑,上有较厚硬皮屑,易干燥皲裂;手背多为钱币状浸润,呈肥厚的暗红斑,或为苔藓状斑片,覆有少量鳞屑;手指见少量丘疹、水疱;甲周皮肤肿胀潮红,甲板变厚不规则。自觉不同程度瘙痒。
小腿湿疹:多发生于胫前或侧面,常对称分布。皮损多为局限性棕红色斑,有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,破后有糜烂、渗出、结痂,日久则皮损变厚,色素沉着。自觉瘙痒。
当皮肤出现对称性红斑、丘疹、水泡,因瘙痒而抓挠不止,可导致糜烂、渗出等症状,应建议及时就医。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症状进行诊断,必要时会结合实验室检查或病理学检查综合判断。
主要治疗目的是寻找和消除病因、控制症状、减少复发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。治疗应从整体考虑,兼顾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,特别要注意治疗中的医疗安全,包括基础治疗、局部治疗、系统治疗、物理治疗、中医治疗。
警惕!湿疹切忌私自购买药膏涂抹,不然很容易因用药不当形成激素性皮炎,加重病情或导致病情反复!
注意避免各种可疑致病因素,发病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及饮酒,避免过度清洁、清洗。
当患处瘙痒难忍时,可通过拍打患处或涂抹医生开具的止痒药物来止痒,切不可大力地抓挠患处。对于控制力较差的婴 幼儿患者,应给其剪短指甲或在其睡觉时给其戴上手套,以防止患儿不自觉地搔抓患处而引起感染。
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,避免偏食。湿疹患者的日常饮食应以清淡、易消化、低盐少油的食物为主,要少吃牛奶、鱼类、鸡蛋等容易加重病情、引起过敏的食物,也不要食用辛辣的食物。对于患有湿疹的婴幼儿,应尽量保证母乳喂养。
适当洗浴,可每周2~3次洗澡。洗澡时应以洗淋浴为佳,不要用热水烫洗或过度清洗皮损处,以免加重病情。洗澡时应使用中性的浴液或肥皂,洗完后要及时将身体擦干,并要在患处涂抹外用润肤剂。
要尽量穿柔软、宽松的棉质或其他天然纤维制成的衣服,少穿会引起过敏的人造纤维及毛料等制成的衣服,以免加重过敏的症状。
要注意控制室内的温度及湿度。过于闷热或过于干燥的环境都可导致湿疹病情的反复。因此,该病患者在夏季要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,在冬季使用暖气时,可在室内放置加湿器或放一盆清水,以维持室内的相对湿度,必要时可在皮肤上擦油性的乳液来滋润皮肤。
在外出时要保护好患处,尤其要避免患处受风或被阳光长时间照射,以免导致皮肤干燥而加重病情。
湿疹患者在平时要保持愉快的心情,避免紧张、抑郁、焦虑、暴躁、愤怒等负面情绪的出现,这样也有利于病情的康复。